1267批了 (第1/2页)
“难怪当初外面对徐阁老家有多少田地这么关注,原来他家竟有两千顷田地,都比得上一些藩王府了。”
徐江兰后知后觉,这才发现徐阁老家里那两千顷田地似乎是真的有点多了。
此时还是万历初期,大明的藩王,特别是初代那些藩王已经经过了几代,在原来皇帝的赏赐田地之外,已经开始了土地兼并,大肆侵占民田。
但是到目前为止,拥有万顷良田的藩王府,暂时还没有出现。
其实,大明的藩王府在设立时能够从皇帝那里得到的赏赐田地数量有限。
宣宗在洪熙元年赐赵王田地80顷,开启了明朝藩王官方赐田的先河。
在此以前,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虽然也把自己的儿子封王,但是都只是赐建王府和每年从朝廷领取藩王俸禄,并没有赏赐田地。
自此以后,皇帝赏赐藩王的田地就是几十顷,也就是几千亩。
这里还有个单位的问题,后世一般面积单位是公顷和亩,一公顷是十五亩地,不论土地肥力,有固定的面积。
而在大明使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是顷和亩,一顷地等于一百亩土地。
而因为每亩的面积还要考虑土地肥瘠程度,所以实际土地面积并不相同。
所以,如果以为赵王所得到的八十顷赐田就是后世的八千亩田地,自然是错误的。
但是,藩王受封赏赐田地成为惯例以后,之后的藩王每次能得到的赐田数量就一直增加。
所以到了后面,藩王首次获得赐田一般都超过百顷之数。
而且,因为后面的藩王受封赐田增加,原先的藩王也借此舔着脸用自己的钱不够花为由,想方设法向皇帝讨要。
面对这样的请求,皇帝大多都会选择接受,每次给与数十顷到数百顷田地的赏赐。
藩王府的田地,除了皇帝赏赐,还有就是他们自己私下里购置,甚至直接抢夺民田。
而且,因为大明对藩王府的所有生意都免税,包括藩王府田地、店铺都免税,也导致许多民户为了逃避赋税,选择把田地投献给藩王府。
换句话说,投献给藩王府的田地,是不交国税和地方官府摊派杂税的,除了交给藩王府地租,其他什么钱都不用交。
藩王府田地突破万顷之数,其实就集中发生在万历朝,特别是万历皇帝带头突破了万顷这个规模。
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就藩时,一次性就得到两万顷田地,而万历皇帝儿子福王更是奏请赐田四万顷,虽然最后被大臣阻止,但也得到了两万顷田地的待遇。
而一些资料里记载所谓“崇王在正德元年获得赐田几万顷”,其实很可能是受封时得到几百顷,也即是几万亩田地。
实际上在明末时期,崇王朱见泽的后代在汝宁府属七个县里占有赡田、山场、湖、园共地四千七十二顷六十四亩;又在汝宁府境外的陈州、柘城等七州县占有土地二千六百八十顷几十亩。
上述两地合计近七千顷田地,当然也不止这么些,但是大头就是这些。
换句话说,崇王府到明末的时候,拥有田地也就是万顷左右,根本达不到正德元年就获赐几万顷田地这样的规模。
总之在这个时代,藩王府拥有田地几千顷很正常,但是过万顷就很夸张了。
这也是徐江兰一开始没反应过来,现在想到才发觉好像田地多的是有些夸张了。
当然,那是徐阁老家的地,他们魏家可没那么多,也不过就二百顷地而已,并不算打眼。
实际上,勋贵和一些老牌士绅家族拥有数万亩田地也并不夸张。
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魏广德很是特殊,毕竟魏家发迹其实还是从魏广德中进士以后的事儿,在此之前魏家不过是朝廷的一个百户官而已,是不可能拥有多少土地?
现在魏广德又是内阁次辅,突然被爆出拥有几万亩田地,若是被有心人攻讦,确实也是个大麻烦。
还有魏国公府那边,徐江兰虽然不知道娘家到底有多少田地,但是数额绝对不会少,甚至可能有上万亩甚至数万亩。
实际上,魏国公府的田地,未必全部都挂在他们府里。
魏国公府不少家人也得到官身,也就是官员身份,他们也是可以享受免税田地待遇的。
于是,一些不干净的田地,往往都是先挂在这些人名下,但实际上属于魏国公府。
当然,也有分散资财的意思在里面。
不管是谁,如果拥有的财富太多,多少还是会受人嫉妒。
“那这两年就尽量减少一些田地,把他们分散挂出去。”
徐江兰想到就直接说道。
“是啊,好在现在福建试点,知道为什么选择在哪里,就是因为那里没有藩王府,也没有大的勋贵在那里,就算有田地也不会太多。”
魏广德开口说道,“福建那地方,本来土地就贫瘠,谁会往那里发展。
有福建做样板,其他地方的藩王、勋贵还有那些大户,就有足够的时间分散府里的田地,不至于爆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数字。
说白了,朝廷要的是收取赋税的田地,并不在乎田地在谁手里。”
说到这里,魏广德侧头看了眼夫人笑道:“只不过我是真没想到,家里不知不觉居然已经有了两万多亩田地。”
“大部分都是投献的,只是借你这个进士名头,躲避地方上的摊派而已。”
徐江兰笑道。
“可是他们挂在我名下,躲避了摊派,那地方上要收的银子,可都被挂到那些小民头上了。”
魏广德说道这里不由得叹口气,如同鳄鱼眼泪一样。
“那听你话里的意思,以后朝廷也会清理这种投献的田地?”
徐江兰不确定的问道。
“徐阁老家的事儿,其实朝中都知道。
就算是海瑞心里也明白,徐府名下二十多万亩田地,实际属于徐阁老的不过几万亩而已,十多万亩其实都是投献。
可就是因为他们家贪图这点银子,就不知害得多少小民因此倾家荡产。
清丈田地之后,朝廷就会推行一条鞭法,民田所承担的税银,都会要算个明白,基本都要固定下来。”
魏广德开口说道。
“那投献到藩王府的地呢?我可是听说河南近半的田地都在几个亲王府手里,还有下面那些郡王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